胡同烟火 包邮京东独家首发临摹卡+书签 小猫书签厚闲畅销书家在小院里全新治愈系图文集 收藏

  • 书籍语言:简体中文
  • 下载次数:7517
  • 书籍类型:Epub+Txt+pdf+mobi
  • 创建日期:2025-07-24 04:10:03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9-06
  • 连载状态:全集
  • 书籍作者:厚闲
  • 运行环境:pc/安卓/iPhone/iPad/Kindle/平板

内容简介

《胡同烟火》是厚闲继畅销治愈绘画随笔集《家在小院里》后的全新作品。

主人公从上一本的白鹤闲叔变成了如今加上秋实的一家三口,故事的场景也从小院里走出来,走到了充满烟火气的胡同中。厚闲以六个元素为主题把生活中细枝末节的美好收藏在这本书里。绿树红花、花开结实、逢时遇节、闹市忙民、日暮黄昏时、饥来吃饭倦来眠,厚闲的绘画温暖细腻,文字真诚质朴,每一幅画作、每一篇文章都会让人回忆起生活最本来的样子,想回到无忧无虑的美好曾经。


作者简介

厚闲

本名刘超,因梦想拥有厚厚的一摞空闲而取此笔名。大学时修设计专业,后来弃设计,改画画。现为一名闲画画的人。代表作《家在小院里》。


编辑推荐

1. 小红书热门绘画博主、畅销书《家在小院里》厚闲全新治愈系图文集。微博粉丝29.3万、小红书粉丝19.6万,《家在小院里》2023年底上市,一个月加印4次!总印量超13万册,开卷6.6万,京东、当当、淘宝等各大电商持续在榜!100+小红书爆款笔记。

2. 从“小院生活”到“胡同烟火”的全方位进阶。厚闲全网涨粉10万;内容:从一家人的小院生活到人间众生烟火,更加丰富立体;作者配合度:从“作者零营业”到约定多场新书线下分享签售会(上海书展首发、南国书香节等)。

3. 粉丝纷纷催新书!厚闲的每一条小红书评论里都有粉丝在问新书进展:“小院看了好多遍,什么时候出新书啊!”

4. 网友直呼“想住进画里”“这才是理想人间”!称赞其作品有丰子恺的美好、汪曾祺的闲适。“一个人在大城市生活,真的很向往这样平淡又温馨的日常。”“在你的画里度过了春夏秋冬,风雨晴雪,生活太累了,还好能在你的画里歇一歇。”


下载地址

序言

序言

我从小就不大爱说话。

话少,想得就多。上小学那会儿,课间常常糗在教室里, 窝在座位上,托腮不语,想三想四。教室门外几米远是一畦菜地。春天,韭菜抽芽,长到七叶一心,一位姓李的老教师来割第一茬韭菜。她拿把半尺长的手割镰刀,贴地“咯吱咯吱”一割,齐齐地摆在一张旧报纸上,末了一卷,夹在胳肢窝里走了。我望着她的背影,想着:她一定拿回家包饺子去了, 等白蒙蒙的热气从饺子锅里弥漫出来,她的丈夫一定正在倒醋碟,甩上几滴香油,筷子一搅,筷头一蘸,放到嘴里嘬一口,不酸也不咸,味儿正正好。

我猜得没错,那天下午有老教师的课,她嚼了一嘴的茶叶(给口腔去味),说中午吃饺子就蒜了。

菜地的田垄上长着一棵细高挑儿的杨树,坐在教室第二排,透过门框最顶端的那块长条形玻璃,可以看到大半截杨树梢。起风了,梢上摇起了毛毛虫般的“杨树芒子”,不几天,芒子上的小球肚胀而破,絮漫天飞,像下大雪一样。那是一 节不大感兴趣的数学课,我望着窗外的“雪”,拿铅笔尖在鸡 兔同笼的“笼”字上捅了一个眼,心便飞了— 此时,妈一 定在地里锄草了吧。回来时,兴许还会给门墙边的几株春丝瓜绑了引蔓。她的头上一定截获了许多杨絮毛,白蓬蓬,像戴了一顶绒帽子。

果真,那天回家吃晌午饭,丝瓜蔓儿绕上了竹竿,一只 穿着波点灰大衣的花蹦蹦(斑衣蜡蝉)栖在竿上,妈正在屋里洗头。

小学统共没几门课,最爱的当数语文课。课上,老师讲她的,我想我的。我曾跟着兔子、小猴、狐狸、山羊乱跑一气,最后被野牛拦住,一块儿去湖边看掉到水里的“咕咚”;曾去 老舍家的小院里看刚满月的猫儿,它们抱着花枝打秋千的那棵夹竹桃,奶奶家也有一盆;也曾站在烧得通红的火烧云下,找镶金边儿的大马、凶狗、猛狮,看它们瞬息万变;还曾在 一个朗月高照的夜晚,去闰土的西瓜地里帮他刺猹,渐渐地,轻云蔽月,晚风轻翻着瓜叶,他精神得很,我却熬不住了……

小学这五年过得无拘无束。我到过许多文章的小画里,做了画中人。那些地儿,我来去如风,自在如云。

慢慢地,个子见蹿,读高中了。繁重的课业之余,观察身边的生活成了一种放松——大街上,那家卖牛肉的小店门上贴着一副红底黑字的短对子:人开富裕路,牛拱发财门;胡同里,一户人家的门前搭了一架扁豆,扁阔的绿豆荚镶了一圈紫红边;长日无聊的夏日午后,一个半大孩子在大门口灌蚂蚁窝,旁边一个光背老头儿在打盹;天黑了,月升灯亮, 吃过晚饭的人斜倚在路灯杆下剔牙,他的头顶上,五六只飞 蛾正在翩跹起舞……生活真有意思,比试卷有趣多了!

就这样,春去秋来,几年过去。不再当学生,当了几年“牛马”,自认为攒了些“生活”,我开始像一个拙手笨脚的裁缝一样,东拉一块布片,西扯一块碎布头,谋定而后动,穿针引线,缝成一幅幅画、一个个故事。这些画与故事都以生活为底本,掺了些俗世的想象,少不了带着些柴米油盐的烟火气。如果您也跟着闲叔、白鹤和秋实去里面的街头巷尾、小胡同里逛逛、吃吃、转转,遇上一些添薪时柴湿呛人的,碟中小菜吃起来咸淡失宜、滋味欠佳的,还望多多担待。

这是一个早春的夜,我傍窗而坐写下这篇序。外面天很广大,月儿黄圆,起风了,玉兰已经鼓出了“毛笔头”。刚刚,不知什么鸟从窗前一闪而过,它拍打着翅子,“啪啪”,像在为我加油!

2025 年早春


短评

    产品特色